第74章 被参了_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
笔趣阁 > 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定了大司农系统 > 第74章 被参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4章 被参了

  林义掰着手指一通数,数了半天还没数完。

  林冉马上叫停。

  “爹,以前是我自己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,做了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。

  如今我知道了,以己之短攻彼之长,肯定输的一败涂地。

  但是种地不同,我会种地,擅长种地,所以我有把握能赢。”

  林义听得一愣一愣的,许久才道:“你从来没种过地……”

  “谁说我没种过?我还没出月子,娘和祖母就带我下地种田呢。”

  林冉一句话,令林义联想到老娘和竹花当年的苦,心下心酸不已。“当年,让你们受苦了。”

  林冉:“……苦是苦,不过现在很甜。”

  看着傻笑的闺女,林义又想摸她的头,只是……那顶官帽……

  唉……算了。

  林义:“当官就当官,往后在朝中爹护着你,有人欺负你了,你与爹说,爹的官职高着呢。”

  林义说着,还悄悄跟林冉道:“爹这次又能往上升一升。”

  林冉笑眯了眼:“恭喜恭喜。”

  二人说了一句话,林冉都渴了。

  好在车上原本就放了个茶壶,温在小泥炉上,林冉倒了一杯茶,也不敢多喝。

  大朝会时间长,中间还不能暂停去如厕什么的,她早晨的时候只吃了几块煎饼,连粥都没敢喝。

  林义瞥她一眼,“闺女你少喝点茶。”

  林冉点头表示知道。

  父女两个在皇城外下了马车,快步往宫城的金銮殿去。

  一路上遇到许多官员。

  林义认识的官员大多数是武官,见着了爽朗的打个招呼。

  见林义身边站了个俊丽的小官员,“这位是?”

  林义咧了个大嘴巴子,“这是我家大闺女,在户部任职。”

  武将:你在逗我?

  林义哈哈一笑,“惊喜吧,我刚知道的时候也和你一样,以为我闺女在逗我玩儿呢。”

  林冉无奈地跟在林义身后,听他与同僚吹捧自己。

  林冉不是第一次来参加大朝会,她是七品官,站的位置恰巧在金銮殿最后的位置。

  差一点点,她就要站到宫殿外了。

  与林义分开后,林冉找到了户部的位置,默默地站在最后。

  奇怪的是,往日里总要挺着猪鼻子朝她哼哼两声并刺她两句的贾主簿和谢主簿,只冷冷瞟了她一眼。

  林冉惊奇地眸光盯着两个人瞧了又瞧,贾主簿叫她瞧得浑身不自在,狠狠地瞪了她一眼。

  林冉这才收回目光,小声嘀咕:“嗯,还是和以前一样讨厌。”

  贾主簿身形一僵,气得咬牙。

  今日的大朝会和林冉想得没差,给刚刚回朝打了胜仗的将军们封赏。

  不到一年的时间,就将西楼国打下大半,扩充大丰国土。

  为首的威远侯更是被封为了正二品辅国大将军。

  “威远侯世子骁勇善战,今封从三品云麾将军。”

  “......”

  “......”

  “威勇将军林义......封正四品武威将军。”

  洋洋洒洒封赏了好大一串,还有各种赏赐五品。

  林冉站在最后,只寥寥听到几声,有些昏昏欲睡。

  沈闻玉看着身旁这个站着都能睡着的奇人叹为观止。

  丰帝大赏,举朝欢庆。

  然而,就是有那没眼色的人,要为这热闹泼一瓢冷水。

  即将会周公的林冉被旁边的人戳了一下胳膊,惊得差点跳起来。

  睁开眼没好气地看着那人,用极大的气音道:“你干嘛?”

  沈闻玉眼睛朝前,嘴里飞快道:“有人参你玩忽职守。”

  林冉懵,“参我?”

  此时上面又有人道:“户部林主簿何在?”

  林冉匆忙上前,站在一个着深绿官服的大臣边上,“臣在。”

  谢主簿微垂着头,嘴角溢出一丝冷笑。

  丰帝看着恭敬垂首的林冉,“察院张御史所言当真?”

  察院监管各地官吏及尚书省六部。

  林冉想起沈闻玉的话,当然不承认,“回陛下,张御史所言为虚。”

  张御史面色不变,“林大人,近日你是否只在早晚点卯,其余时间都不在公廨。”

  林冉:“是。”

  张御史又问:“户部事务繁多,你为何不忙公事而要频频外出?”

  林冉摆起营业式的笑脸,“户部的同僚们材优干济,公事于他们来说手到擒来,并不需要我。”

  张御史:“所以你就玩忽职守?”

  林冉对上首的丰帝一拜,“陛下,臣并没有玩忽职守,臣只是在履行劝课农桑的职责。”

  张御史不以为然,“劝课农桑何须要外出?”

  若不是怕被参言行无礼,不敬上官,林冉都要都要对这张御史翻白眼了。

  “张大人认为劝课农桑应该怎么做?发布一个告令,一层层发布下去,让百姓执行。

  再由下面一层层递上来告令结果?”

  不给张御史说话的机会,林冉又道:“什么是劝课农桑?朝廷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和勉励农耕发展。

  试问,一个官员如果不知道农田情况而随意发布农耕令,若结果不如人意这责任谁承担?

  是你们眼里无知的百姓?还是天公不作美?”

  林冉转向丰帝,“陛下,您既封臣为农司主簿,臣就得为农负责。

  近日臣外出巡察,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城外的田地都巡查了一遍。

  发现城西有一条大河斜穿,附近的田地多有水,浇灌极其便利。

  然而当地的百姓大多将河岸附近的田弃置转而耕远水的土地,种植小麦。”

  那条河林冉找了许多书籍,发现它是沛河的分支。

  沛河的源头不知道在哪里,只知道它贯穿全大丰。

  而沛河的其中一条分支南北贯穿京城,每年都要涝一次。

  林冉一说完,张御史又开口道:“邻近河堤的田地,夏季多雨时涨水多淹,百姓辛苦几个月颗粒无收,自是没有种植的必要。”

  “陛下,臣不认同张大人的观点。”林冉看着丰帝道。

  丰帝眉头微挑,“说说。”

  “臣看了历年河堤防洪的方法,不外乎是筑更高更坚固的堤坝,然而几年后堤坝又得重筑。”

  只这堤坝,每年都花不少银两来修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66341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16634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